刘吉臻

刘吉臻.jpg



刘吉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领域:

热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理论与技术等。


主要兼职: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岚县转型发展首席顾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机电与运载学部常务副主任,热工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F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兼职教授等。


工作履历:

1976年从河北电力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1990年在加拿大女王大学机械系做访问教授。1990年-1993年担任华北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主任。1993年-1995年担任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1994年-1995年在加拿大女王大学机械系做访问教授。1995年-1998年担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1998年-2001年担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校长。2001年-2016年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2006年-2012年担任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名誉院长。2022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副主任,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术成果:

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中国最大容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中国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面临的难题,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SCI论文32篇,EI论文118篇。著作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电力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及关键技术》《电站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等。


主要荣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首批“百千万跨世纪优秀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在2024年2月29日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报告人,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讲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我司联系。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