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灿

陈星灿.jpg



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史前考古学专家

殷墟博物馆馆长


研究领域:

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考古其他学科、考古学史、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研究等。


主要兼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考古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山东大学东方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考古》《考古学报》《人类学学报》《考古学史杂志》和《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等杂志编委。


工作履历:

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安志敏先生学习中国史前考古学,1991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3年以来,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考古系等地进修和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201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当选为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委员会委员。2018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学术成果:

自1983年以来,先后在江苏、宁夏、河北、广东和河南等地参加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曾主持中澳联合考古队伊洛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河南灵宝北阳平、西坡遗址发掘和铸鼎原聚落调查、河南偃师灰嘴遗址的发掘。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社会与精神文化”课题。已出版或发表100余篇(部)发掘报告、论文、译文和专著,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考古随笔》《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等,还翻译过多种西方考古学研究论著。


主要荣誉:

曾获得中国社科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二等奖(2000)、社科院第一、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1996)、三等奖(2000)及中国文物报社2007年度全国文博考古最佳翻译作品奖等。曾在2020年9月28日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报告人,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进行讲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我司联系。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